《周礼》秋有疟寒疾,即风寒感于卫之意。凡遇有疖不化脓,而疟不已,诸药不应者,宜参入排脓治疖之法,书此以识一异。
前哲以春夏诸病,总名伤寒者本此。阴阳之气既偏而相搏,故人亦因之而感受其寒热不齐之病也。
又余女年甫五岁,亦于是月病此而卒。胃火旺者,口臭,舌必干黄,口渴饮冷。
夫病初起即发吐,病根已在于太阴。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。
白术一两茯苓六钱干姜六钱炙草三钱按肾着汤一方,乃温中除湿之方也。大凡阳虚之人,阴气自然必盛,阴气盛必上腾,即现牙疼、龈肿、口疮、舌烂、齿血、喉痛、大小便不利之病,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。
法宜辛甘化阳之品,调其中土,扶其元阳,如甘草干姜汤、理中、建中之类。有挟食而吞酸者,法宜消食。